淮南市加快綠色轉型發展,積極打造“光伏+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”淮南示范模式
淮南市加快綠色轉型發展,積極打造“光伏+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”淮南示范模式
近年來,淮南市采取“光伏+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”等模式開展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修復工程,取得了積極成效,其采煤沉陷區生態綜合治理“淮南模式”曾入選“中國改革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”,成熟經驗為安徽省乃至全國采煤沉陷區的“光伏+”應用提供了指導性思路。
2024年,市發展改革委緊緊圍繞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戰略方向,在因地制宜擴大新能源場景應用規模的同時,按照全市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城市總體要求,強化地企協同,會同淮河能源落實市礦聯席會議部署,統籌謀劃、綜合施策,盤活采煤沉陷區土地資源,持續推廣“光伏+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”淮南示范模式應用范圍,陸續促成了“淮能電力鳳臺丁集礦采煤沉陷區二期光伏電站項目”、“淮能電力潘集采煤沉陷區一、二期300MW光伏發電項目”等“光伏+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”項目在年內開工建設。
項目共計投資約25.8億元,將采煤沉陷積水區岸線治理與光伏發電相結合,兼顧基礎設施完善與產業升級,通過“板上光伏發電、板下生態恢復”的一體化模式,有效利用采煤區閑置廢棄水域資源,解除光伏項目開發土地因素束縛,拓寬光伏發電的應用,項目裝機總規模54.3萬千瓦,全周期內可實現上網電量約196.1億千瓦時,相當于節省標準煤約588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585萬噸。項目同步打造“采煤沉陷區”生態治理樣板,通過統籌沉陷治理與景觀地貌重塑,對項目所利用的張集礦、盧集鎮、潘集鎮、田集街道等14000畝左右采煤塌陷區水域實現治理,提高岸線周邊植被覆蓋率,有效地減輕水土流失,綠化地貌景觀,避免煤矸石、粉煤灰帶來的二次污染,抑制水面藻類生長,讓沉陷區的水質提升至三類,使采煤沉陷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,將“包袱”變財富,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的平衡,為區域發展提供新機遇。
來源: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

- 上一篇:關于恢復K20路部分路段線路走向的通告(試運營)
- 下一篇:淮南春節期間飲食消費提示